----保留本網站所有網頁內容之一切權利,引用請註明出處----

 

太極拳-疑難篇

 

 

太極拳練鬆 - 用意不用力之太極不動手

 

 

        鬆是太極拳練勁蓄發力量的一種方式,外家拳練筋骨力氣,現代體能運動練肌耐力等....各有各的長處與不同的作用.太極拳鬆的特性是借由鬆來找到"勁源"為我所用,在勁為剛,在氣為柔,剛柔並濟,勁氣相合.因此太極拳的鬆法以意領身為起源,所以動作上以慢來練放鬆,用放鬆來去除用肌肉,關節,肢體等的用力,屈伸,因此強調以意為前導,用意 為起點而不是用力,以勁運身而不動手,又謂;太極不動手,動手非太極.

太極拳用意不用力,不動手,這句話無形中可能會誤導,絆住了很多人,它把該運轉出去的力量因為不敢用手而"鬆散"掉了,導致外形看似鬆柔事實上是因為不知道如何處理"力量"而全部以"沒有力"來練太極拳的用意不用力,但是不是就真的能不用力,不動手?

太極拳練內勁,以勁運身,勁氣到自然可以不用手的部位屈伸,用力.因此太極拳的不動手並不是手非得慢慢看似不用力的伸出去才叫作"用意不用力",也並非如此才叫做"鬆".鬆是太極拳 與形意拳,八卦掌,練勁氣的主要方式,"鬆法"更是前人血汗經驗的累積而傳承下來的大智慧,如果只能慢慢比,那就太辱沒先人的智慧了,不是嗎?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

太極拳的鬆從入門基礎鬆功,心念,意氣,站樁功法身形,練勁,練氣,養氣,用氣都有著明確的練法傳承下來.

* 影片* https://youtu.be/YgtIhnnqvrc .這是我學太極拳前兩年每天練的科目.第一年在這些動作中練處理肌肉鬆緊,收放的問題.第二年還是是這兩個科目,但是重點變成要把身體在有壓力的狀態下轉化鬆的力量,簡單說;那裡鬆?鬆到那裡去?那個部位不可以散掉?什麼地方要守住力量?這些是同樣的動作科目,不同的重點.這裡面有50%必須學會的太極拳基本內功,在身形上藉由低架的 "身如梯形" 在胯襠內凝聚蓄集勁源,因此能有開展,收合之勁氣使其運行於身形之內,因此有 "勢" 而形於外.

這兩個科目練了二年,聽起來有些可怕,事實上如果心意在身體裡面與勁氣運化相合是會有很深的體悟.

現在入門練功的幅度改以高架,小角度動作來練"太極拳內在心法",等基本功內化練進身體時再逐步視個人狀態加重訓練.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樣練基本功太慢,有些十天半個月就能學會一趟拳了.是的,不過 這換來的是得用很長的時間在招式中打轉.什麼角度,什麼手法,只要勁氣的"勢"能到位都會是對的,反之則不然.

        在學會"處理力量"之後,也就是真正學會處理鬆的因果關係之後則能"用鬆".鬆因凝聚氣力為可用之剛勁,鬆因化力為氣施佈身形內外而化剛勁為氣柔,因此可以以氣催力,也可以運勁佈氣.

* 影片*https://youtu.be/lSdj2YJtFdw(攝於2011.03.31) 影片中為形意拳十二形的鷂形,它練用鬆 "自然" , "快速" 的蓄集勁源,用鬆運合身體,一個鬆接合一個身形,一個身形發一拳.然後再快一點的,一步一拳到最後的以鬆發拳的習慣

* 影片*https://youtu.be/vX6CoT-tGrA(以鬆出拳,打靶).

太極拳練鬆柔可養氣運身,同時也可以催發使勁氣合而為一,因此可快,可慢.用時可快,練時可以以氣運身化剛勁而鬆柔,所以慢時練內氣之綿密,佈氣運身,快時以氣催力,勁氣合一.

鬆是太極拳勁,練氣的主要方法,在同一個科目,快與慢,剛跟柔只是表象而已,同一個動作有練身勁,運化勁為氣,佈氣,以氣運身的層次,* 影片* https://youtu.be/Fv6OeqYm6mk (運氣收放)

練化氣,佈氣,以氣運身通常以綿密緩慢柔和為主,練勁則以沈澱而能使開展的力量流動為主,所以太極拳"練鬆"是為了"用鬆"而不是為了看起來不用力而鬆,"練鬆"與"用鬆"須要時間蘊釀,一點一滴的口傳心授的正確傳承,如果只是意在純休閒,活動身體,享受練練太極拳的招式倒也是別有一番樂趣.

        太極拳練勢,勢有收放,轉化,運行等等.....在太極拳的站樁中是體練鬆與緊之間的分際,收集力量與發放勁氣之間的相合互助一段非常重要的過程,不過在運化,流動貫串方面站樁效果較不如太極拳 拳架.太極拳勁氣的流動性則要在太極拳拳架中用身體力行去體驗,因此能用勢而不須"動手"

* 影片* https://youtu.be/bDkOUHTncCk 影片中楊式太極拳的 "搬" , "拗步推掌" , "玉女穿梭" ,這三個勢的重點在 "力向"的收納,相合之勁,以"鬆開"為運勢,因此能因身內收放開合之故以 "勢" 運身而不動手.

* 影片* https://youtu.be/25MwUguBMuQ 影片中陳式太極拳的 "抛" , "磨" , "懶扎衣" 這三個勢重點在開展,以無雜念專注的心意練 "鬆開發放" ,使身內能無滯礙地開展身形,以 "勢" 運身而 "不動手" 尤以懶 扎衣,看起來像手掤開,但事實上並沒有用太多手的 "撥開" 而是身體內張開的勢.

* 影片中拉起一條繩子,用多少手?有沒有動手推,拉,屈伸一眼就能明瞭,太極拳動不動手自然不言而喻. *

        太極劍,講以身運劍,是因為身內有 "勢" 而能以身運劍所以不會手先動,也不會身未到手先走,或許剛開始可能速度會慢一點,不過只要練到可以將勢 "運轉" 流動而出也就可以以身運劍,而不是用手揮劍,因此用劍時能輕靈而快,所以經過太極劍的訓練在太極拳流動,貫串,轉折的能力也會相對的提升不少.* 影片* https://youtu.be/tkfEL3F78-8  (太極劍)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 形意拳中的站樁練勁與槍勢也是可以 "以勢運身" 而 "不動手" .* 影片* https://youtu.be/oRUjtY2NXXo 影片中形意十二形雞行步,搖馬手,把槍,這三個動作儘管外形不同,然而在各個身形中接合樁身內勁以槍勢快速抽發而出形成以氣催勁,用勢而不 用手.

* 影片* https://youtu.be/c0yyewMo2B0 形意拳抽提練槍勢的抽放而不是用手的來回去扎槍,所以氣催身勢,快速收發椿身形內之 "槍勢".

       只要能練到由內而外正確的 "力向" 即使在八極拳的催發也是同樣可以 "不動手" 的.

* 影片*(八極拳) https://youtu.be/GLX9bKeQWDw 影片中;

1.馬步撐拳(側身用掌),肋肘.這兩個勢,用的是衝脈提氣催發.

衝脈的力量用於手部開放性較大的動作,利用衝脈張開的氣勢但又可以在開口處守住氣力而不外放.

2.十字拳,頂肘,爬山
這三個動作大一點的勢是陰,陽維,蹻脈運氣拉拔之力由身體內所催發出去的力量.

陰維脈,陽維脈,陰蹻脈,陽蹻脈的力量,主在力的拉拔,用於從腳往手的大動作,這個地方,身體不可以有蹬腳拉手的動作,力量只能在身體裡拉拔.

 

3.翻胯,小張口,纏身
這三個小動作的勢由帶脈觸發轉動的力量.

帶脈的氣短但可觸發腰身完整轉動的力量,是確保小動作的勢能夠打出去.

 

4.擰腳,踩腳;練在換腳轉身中可以 "佔位" , 整個換腳的過程身體不可以跳起來,落下時才能聚氣沈墜,踩腳佔位.

 

練八極拳簡單講;運氣催勢只為"打",每一拳都是氣力的聚合收放,所以要練到能打出拳的 "氣勢" .

何謂 "氣勢" ? 記得以前師父把裝著碎石的沙包往後拉,要我在它往前盪時練身靠與擊打.
剛開始直覺往後跳開,師父罵道;小小沙包都不敢打,拿什麼打人.
後來硬著頭皮上,但是被沙包撞開,漸漸地可以擋住沙包,慢慢的可以靠打它,然後可以頂它,後來可以打它,最
後沙包一盪出,一股"氣勢"就往它打去了,這練出一種直覺出來;以後只要是有物體衝著你來,不假思索就把"氣勢"給送出去.
同樣拉一條繩子的意思是;即使是八極拳如此剛勁也能像太極拳要求的一樣,"不用手" ,所以"不動手" 不是看起來不用力就叫不動手,它的重點是由內而外的 "勢" ,而非執著在 "不用力放鬆" 的感覺.

 

 

2019.5.8

 

Copyright© 2019太極拳丹道武術. All rights reserved.